昭通 切换城市

请选择您所在的城市:

    热门
    城市

    头条资讯

    发布投稿
    客服热线0870-2156588

    一针绣古今 彝韵焕新颜!首届“楚雄彝绣杯”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圆满落幕

    2025-10-15 08:39:52

    来源:云南发布

    阅读:72

    评论:0

    [摘要] 始于山水,归于烟火。10月13日,首届“楚雄彝绣杯”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评审、颁奖工作圆满落幕,作为2025“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”系列活动之一,大赛不仅从全国征集的139个系列、400余件作品里选出13件获奖佳作,更以“非遗活化”为核心,搭建起传统与创新对话的优质平台。此次大赛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

    始于山水,归于烟火。10月13日,首届“楚雄彝绣杯”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评审、颁奖工作圆满落幕,作为2025“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”系列活动之一,大赛不仅从全国征集的139个系列、400余件作品里选出13件获奖佳作,更以“非遗活化”为核心,搭建起传统与创新对话的优质平台。


    此次大赛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、中共楚雄州委、楚雄州人民政府、云南省商务厅、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、云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办,中共楚雄州委宣传部、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等承办,旨在引导设计师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助力多样文化从珍贵遗产走向时代新篇。

    image.png

    大赛亮点:传统与创新的精彩对话



    首届“楚雄彝绣杯”非遗服装服饰创意设计大赛开创非遗服装服饰专业赛事的先河,于8月底启动全球征集,设置成衣组与文创组双赛道——参赛者以恐龙、绿孔雀、亚洲象等云南特色IP为创作灵感,将彝族传统纹样与现代设计语言相融合。


    赛事一启动,就点燃了全国设计师与院校师生的热情,共征集到来自全国近20个省市地区、近50家单位投递的优秀作品,这些作品展现出了非遗走进现代生活、传统连接创新未来的多元可能。经评选,成衣组最终入选10个系列20套作品,文创组则诞生3个系列5款作品,最终成衣组决出金奖1个、银奖2个、铜奖3个、跨界共生奖2名、新锐设计师奖2名,文创组评出最佳创新奖1名、非遗活化奖2名。


    令人瞩目的是,当晚部分获奖作品还亮相“2025丝路云裳·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开幕式和第三届楚雄时装周启幕”现场,在音乐律动、光影交织间,获奖选手与作品依次登台展示,将民族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语言巧妙融合,让非遗之美在舞台惊艳绽放,为观众呈现了一场非遗与时尚交相辉映的视觉盛宴。


    后续,这些作品还将借助新华社、人民网、《时尚芭莎》等头部媒体在全球传播,更将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地开展巡回展演,实现“设计变现、非遗创收”的目标。

    image.png

    创新设计:非遗美学当代转化路径



    非遗如何“活”在当下?设计师们用巧思给出了答案——让彝绣从历史里走出来,“穿”进普通人的日常。


    最佳创新奖获得者、楚雄师范学院教师严春婷分享创作思路:“我的灵感源于楚雄珍稀物种绿孔雀,我希望以彝绣的精湛技艺赋予绿孔雀元素质感,让非遗在现代文创中焕发生机。”她认为,传承彝绣,既要保护工艺,更要探索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创新应用。


    获新锐设计师奖的姜珊梓,则从本地民族服饰博物馆的“俚颇支系新娘装”中汲取灵感,“我的设计理念就是把民族文化、特色融入现代服饰,让它不仅能在特定活动、展览走秀中出现而且日常也能穿,我要把民族特色揉进现代剪裁,让‘非遗服饰’成为能日常穿的‘百搭款’。”作为首次来云南的创作者,姜珊梓认为,此次大赛与其他赛事最大的不同,在于其紧扣云南彝族特色,民族氛围格外浓厚。


    在工艺与实用性的结合上,部分作品尝试打破传统非遗的应用边界。有的设计将彝绣经典技法与日常服饰的功能需求结合,在提升穿着体验的同时保留文化韵味;也有文创方向的探索,把非遗元素融入小巧的日常物件,让传统美学更自然地走进生活场景。

    image.png

    大赛的“含金量”,更源自专业的评审团。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、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等领域的专家学者,从文化内涵、创意设计、市场潜力等维度综合评定,既不让非遗传承“走样”,又确保作品能被市场接受,为非遗从“文化遗产”变成“产业活水”探索新路径。


    北京服装学院教授、中华服饰文化研究会副会长、中国民族服饰研究会副会长王羿对大赛高度评价:“大赛以楚雄彝绣为核心起点,却开放包容所有非遗,既牢牢守住本地特色品牌,又通过吸引学校、年轻人、产业设计师等多元群体,为非遗走向产业、走向社会打通路径,更传递了众人参与才能让非遗走得更远的关键理念,出发点和实际效果都很扎实。”


  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则看重大赛的“发声”作用:“此次大赛是彝族非遗的重要发声窗口,既能通过文创和服装设计让深厚的非遗被更多人看见,更能实实在在推动它从传承走向活化创新,意义远超比赛本身。”


    首届“楚雄彝绣杯”以设计为桥,让千年彝绣走出历史、融入日常,既守护了民族文化的根脉,又为其注入了现代活力,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持续生长,成为展现民族文化魅力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

    撰文:李朝斌 李薇薇

    摄影:王洪

    资料:楚雄州委宣传部

    信息员:周永芳

    编辑:孙浩


    关键词: 一针 古今 彝韵 新颜

    人已打赏

        ×

  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  打赏金额 ¥
        • 1元
        • 2元
        • 5元
        • 10元
        • 20元
        • 50元

  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  ×

  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  加载更多

        打赏成功!

        感谢您的支持~

        打赏支持 喜欢就打赏支持一下小编吧~

        打赏金额¥{{ds_num}}
        打赏最多不超过500元,打赏须知

        收银台

        订单总价¥0.00

        剩余支付时间:000000

        手机扫码支付

        使用支付宝、微信扫码支付

        余额(可用: ¥)
        为了您的账户安全,请尽快设置支付密码 去设置
        其他支付方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