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事儿说白了,就是职场里那些大家心里都明白,但没人会直接讲出来的规矩,比如你得知道什么时候该说话、什么时候该安静,还得学会看人脸色做事,虽然没人明说这些,可你要是不懂,就容易碰钉子。

人要先明白道理,才能避开麻烦,日子过得轻松些。

早上到公司时,顺手给同事带一杯咖啡,这件事看着很小,其实很关键,新来的同事刚加入团队,不敢直接找领导说话,就可以从带一杯奶茶开始,大家坐在一起喝点东西,随便聊几句,彼此之间的边界感就软化了,这不是为了拍谁的马屁,而是花点小钱营造一种“我们是一伙的”感觉,尤其在跨部门沟通或者与上级打交道的时候,这种不起眼的小动作,比正式开会还有效,我见过不少同事,就因为从来没主动带过一次奶茶,后来办事变得特别费劲。


离职那天,有人悄悄送来一盒饼干,在广东这边大家管这叫"散水饼",这听起来像是个老规矩,其实是明白人的告别方式,你不说公司坏话,公司也不会为难你,留个好印象以后有事还能找人打听,我认识个朋友临走时送了十几盒点心,结果半年后老板又找他帮忙,他真回去帮了忙,这哪里是在吃饼干,这是在攒人情,现在这年头谁都不想断了联系,离职不是走到头,是换个地方继续过日子。

开会时用本子做记录,不是摆样子,老板交代的事情要写下来,标好日期,再口头确认一次,以后遇到责任纠纷,这些记录就是你的凭证,有些公司流程混乱,职责划分不清,文字记录能保护自己,有人总说“能不能帮个忙”,如果每次都答应,最后就会变成免费打杂的,拒绝帮忙不是冷漠,而是避免被当作工具人,重要事项一定要通过邮件处理,这不是走形式,而是给自己留条后路。


新来的同事能力挺强,却被老员工疏远,不是她做错了事,是那些早来几个月的员工心里发慌,他们担心新人表现太突出,害怕自己失去价值,尤其是在90后00后多的团队里,技术更新快,老员工跟不上节奏,更担心被替代,所以一见到新人能力强,就故意保持距离,这种情况让人憋屈,但你要明白,问题不在你身上,是别人在维护自己的位置。

客户打来电话发火时,先别急着反驳,他说产品价格高,你别提别家更贵,也别解释成本问题,直接告诉客户您觉得哪里不合适,我们可以一起看看怎么调整,这话听着软和,其实特别管用,因为客户需要的是被重视,不是听你讲道理,我以前碰到一个客户,火气大得差点摔了电话,我一句都没顶回去,他就慢慢冷静下来,后来还追加了一笔订单,做服务这行,情绪比道理要紧得多。


领导突然问员工最近辛苦吗,员工别直接回答不辛苦,这等于告诉对方自己没有功劳,员工应该说虽然累点但学到很多而且值得,这不是在拍马屁,而是让领导知道自己在付出,员工犯错的时候也不要只说道歉,要带着解决办法去沟通,这样领导才会觉得员工可靠而不是总惹麻烦,职场里的情绪不能随便发泄,要说出口之前先包装一下。

有人会直接找领导说理,这看起来需要勇气,其实不是,是因为他们之前积累了足够的人情和信任,新员工如果突然顶撞上级,通常结果不好,有个实习生刚来一个月就去找主管争论,第二天就被调到边缘岗位,这不是领导心眼小,而是组织里讲究先有积累再开口说话,没有资本的时候最好保持沉默,等有了话语权再表达意见也不晚。

这些事情,书本里不会提到,培训课程也不会讲解,但在公司待得久了,慢慢就能体会到,不是每个人都想伤害你,可大家都在维护自己的位置,你不用讨好所有人,但要学会在规则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,职场不是战场,却需要掌握生存的技巧,早点明白这个道理,日子就会过得轻松一些。